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年轻人“认不全”自家亲戚

  • 森林之王
楼主回复
  • 阅读:601
  • 回复:0
  • 发表于:2013/2/13 11:32:52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阎良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作者:徐云鹏

又到春节走亲访友高峰季,总是少不了拜年和亲戚聚会。其中,让不少人,尤其是“80后”、“90后”头疼的是,突然冒出来的七大姑八大姨该怎么称呼。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张中瑗在假期中和同学们一起就中国当代民众对亲属关系称谓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成以上的年轻人都用“叔叔、阿姨”此类模糊的称呼代替了“表叔、堂姨”等具体指向的亲戚称谓。(2013年2月12日《东方网》)

在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民族能够像中国人这样把亲戚关系整理得如此条理分明,尊卑有序,千古流传。在传统多子多孙的大家庭中,区分堂表关系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然而,现如今有7成以上“80后”、“90后”年轻人都用“叔叔、阿姨”等模糊称呼代替“表叔、堂姨”等具体指向的亲戚称谓。区分堂表亲戚关系不但成了问题,而且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大可不必为此而大惊小怪。

其一,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简单的必然结果。自从国家1979年倡导“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以来,一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兄弟姐妹越来越少,晚辈中自然没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二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又少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由于部分亲属称谓的消失,一代独生子女、二代独生子女对亲属称谓的陌生渐渐成了群体性现象,这也是自然的。

其二,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就业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快的必然结果。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幸福,他们生活压力很大,精神高度紧张。为了谋生,疲于奔波,加班加点,拚命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亲戚关系。“生命在于运动,亲戚要经常走动”,没有闲暇时间时来往互动,有些亲戚难免要生疏了,或者搬家联络不上了,或者自己长大独立不依靠了,或者因为家族之间的旧仇新怨断交了,或者因为价值观差异不来往了,偶尔见面不知道称呼什么,也实属正常的事,不一定非得要求所有人都要懂得这个关系,认为不懂这个关系就六亲不认,就老少不分目中无人了,这也不尽人情。

其三,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社会关系“功利化心态”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正进入政治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多种社会思潮激荡,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事实上,一切图名、图利、图钱、图快,待人处事一切视回报而定的“功利化”社会心态,已经渗透到社会肌体的方方面面,人们变得非常现实了。亲情的价值遭受到物质、金钱方面的冲击,金钱与物质的替代导致了亲情的丧失与偏斜。受利益驱使,亲戚之间必然是“人情似纸张张薄”,无利不起早,临时抱佛脚,“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受虚荣心驱使,一些年轻人连亲生父母都不认,更何况那些八杆子打不着没有可利用价值的堂亲表亲了。

其四,许多年轻人堂表不分,是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变化是人的具体化,中国人正逐渐成为实实在在的具体人,开始向着有尊严地活着的目标迈近。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客观上加速了这种变化。和谐不是一百个人说同样的话,而是一百个人说不同的话又互相尊重。在亲情问题上,可以保留传统的乡土观念,也可以吸收西方的观念,也可以生成自己的观念,大可不必一元化、统一化、固定化,只要大家能够时刻牢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不忘本就好。

亲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养亲敬亲的基本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当今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潜移默化地实施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亲情意识、感恩意识,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