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中庸》简介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阅读:5533
  • 回复:30
  • 发表于:2012/2/9 15:06:04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阎良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中庸》是国学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是我们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光芒四射,为世人所瞩目。 
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 

中庸,既深奥又通俗,是治国之道又是修身之法。吃饭看胃口,做饭讲火候,种庄稼要把握温度和湿度。治理国家,既要追求发展速度,又要兼顾社会安宁。要做到恰到好处就该讲中庸。把握中庸机制,比如实行宏观调控使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社会才能和谐。宏观调控就是一种中庸机制。经济全球化要健康发展,必须不断改善国际经济的秩序,单边主义不行,恐怖主义又不行,必须实行国际民主化。国际民主就是国际的经济生活的中庸机制。 

中庸,既不是简单地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中庸追求的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尽善尽美与无可奈何之间的最佳方案。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现代科学系统论,经济学中的宏观调控,政治学中的统一战线等都有中庸的部分机理在其中,中庸是古代的软科学。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07:40
  • 来自:陕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解读——————————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08:32
  • 来自:陕西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

注释—————————— 

  (1)鲜:少,不多。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解读——————————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08:54
  • 来自:陕西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 
(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解读——————————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09:17
  • 来自:陕西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 
(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解读——————————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09:40
  • 来自:陕西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

注释—————————— 

(1)予:我。 
(2)罟(gu):捕兽的网。?(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3)辟(bi):同“避”。 
(4)期月: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解读——————————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 

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09:59
  • 来自:陕西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 
(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解读——————————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0:20
  • 来自:陕西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解读——————————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1:17
  • 来自:陕西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

注释—————————— 

(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4)见知:被知。见,被。

译文——————————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解读——————————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1:41
  • 来自:陕西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注释—————————— 

(1)费:广大。隐:精微。 
(2)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 
(3)与:动词,参与。 
(4)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老鹰。戾,到达。 
(6)察:昭著,明显。  
(7)造端:开始。

译文——————————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解读—————————— 

  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如此两方面的性质结合起来,使道既广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唱歌,卡拉0K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个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下棋,知道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思议的人满街都是,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匹夫匹妇与“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2:06
  • 来自:陕西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5)?”

注释——————————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 
(2)睨:斜视。 
(3)违道:离道。违,离。 
(4)庸:平常。 
(5)胡:何、怎么。??(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解读—————————— 

  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换言之,一条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欢迎所有的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走一样。相反,如果只允许自己走,而把别人推得离道远远的,就像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只准自己“革命”而不准别人(阿Q)“革命”,那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条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人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又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这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说人家,就是自己,不也还有很多应该做到的而没有能够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圣贤如孔子,不就从四大方面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吗?那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哪里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呢?说不定还深沉得很呢。 

  不过也不要紧,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了。说到底,还是要“言顾行,行顾言”,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庸之道。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3:05
  • 来自:陕西
  1. 1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注释—————————— 

(1)辟:同“譬”。 
(2)迩:近。 
(3)卑:低处。  
(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鼓,弹奏。翕(xi),和顺,融洽。耽,《诗经》原作“湛”,安乐。帑(nu),通“孥”,子孙。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解读——————————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3:43
  • 来自:陕西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1),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3)如此夫!”

注释—————————— 

  (1)齐(zhai):通“斋”,斋戒。明,洁净。盛服:即盛装。(2)“神之格思……”:引自《诗经;大雅。抑》。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揣度。矧(Shen),况且。射(yi),厌,指厌怠不敬。(3)掩:掩盖。

译文——————————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解读——————————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 

  另一方面,也是照应第12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是“费”,是广大。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也离不开它。 

  既然如此,当然应该是人人皈依,就像对鬼神一样的虔诚礼拜了。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4:14
  • 来自:陕西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1),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笃(3)焉。故栽者培之(4),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释—————————— 

(1)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飨(xiang):一种祭祀形式,祭先王。之,代词,指舜。 
(2)材,资质,本性。 
(3)笃:厚,这里指厚待。  
(4)培:培育。  
(5)覆:倾覆,摧败。 
(6)“嘉乐君子……”:引自《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即《诗经》之“假乐”,“假”通”嘉”,意为美善。宪宪,《诗经》作“显显”,显明兴盛的样子。令,美好。申,重申。

译文——————————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解读——————————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总有一天会受命于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由此看来,儒学并不是绝对排斥功利,而只是反对那种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换言之,儒学所强调的,是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 

  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4:37
  • 来自:陕西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哀公(1)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其人存(3),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4)。人道敏(5)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6)。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7),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8),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9)。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10)群臣也,子庶民也(11),来百工也(12),柔远人也(13),怀诸侯也(14)。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15);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16)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18),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19),既禀称事(20),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21)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22),举废国(23),治乱持(24)危,朝聘(25)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26)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27);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28)。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29);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  
(2)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  
(3)其人:指文王、武王。  
(4)息:灭,消失。  
(5)敏:勉力,用力,致力。  
(6)蒲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  
(7)杀(shai):减少,降等。  
(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9)九经:九条准则。经,准则。  
(10)体:体察,体恤。  
(11)子庶民:以庶民为子。子,动词。庶民,平民。  
(12)来:招来。百工:各种工匠。  
(13)柔远人:安抚边远地方来的人。  
(14)怀,安抚。  
(15)劝:勉力,努力。  
(16)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说坏话的人。  
(17)盛,多。任使:足够使用。  
(18)时使:指使用百姓劳役有一定时间,不误农时。薄敛:赋税轻。  
(19)省:视票。试,考核。  
(20)既(xi):即“饩”,指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禀:给予粮食。称:符合。  
(21)矜:怜悯,同情。  
(22)继绝世: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  
(23)举废国: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  
(24)持:扶持。  
(25)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  
(26)豫:同“预”。  
(27)?(jia):说话不通畅。  
(28)这一段与《孟子?离娄上》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好断定。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料学》认为是《孟子》引《中庸》。  
(29)弗措: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5:21
  • 来自:陕西
  1. 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2)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1)自:从,由。明:明白。 
(2)则:即,就。

译文——————————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 也就会做到真诚。

解读—————————— 

  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后,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 里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6:00
  • 来自:陕西
  1. 2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2);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

注释—————————— 

(1)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  
(2)赞:赞助。化育:化生和养育。  
(3)参天地:与天地并列力三。参,并列。

译文—————————— 

  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解读—————————— 

  真诚者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人类真诚。真诚可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6:43
  • 来自:陕西
  1. 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 
(2)形:显露,表现。 
(3)著:显著。 
(4)明:光明。 
(5)化:即化育。

译文——————————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解读—————————— 

  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通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 

  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不遗余力的了。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7:12
  • 来自:陕西
  1. 2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起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

注释—————————— 

(1)前知:预知未来。  
(2)祯祥:吉祥的预兆。 
(3)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 
(4)见(xian):呈现。蓍(shi)龟:蓍草和龟甲,用来占卜。 
(5)四体,手足,指动作仪态。 
(6)如神:如神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译文—————————— 

  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解读—————————— 

  心诚则灵。 

  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可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了。 

  至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现象,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你说它是迷信也罢,说它是无稽之谈也罢,反正不仅一般人津津乐道,就是正统儒学的经典,不也同样认为这种现象“几乎蓍龟,动乎四体”吗? 

  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就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 

  一言归总,还是说到真诚的出神入化功用。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7:32
  • 来自:陕西
  1. 2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3),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4)之宜也。

注释—————————— 

  (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的意思。(2)自道(dao):自我。 

译文——————————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解读——————————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来实现。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倒正好用得上我们以前常爱引用的那句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自己解放了,全人类都解放了,世界也就大同了。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 

  说到底,还是真诚的奇妙神功。
(0)
(0)
  • 古都西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2/9 15:17:52
  • 来自:陕西
  1. 2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原文: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4)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11),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 

(1)息:止息,休止。 
(2)征:征验,显露于外。 
(3)无疆:无穷无尽。 
(4)见(xian):显现。章:即彰,彰明。 
(5)一言:即一字,指“诚”字。 
(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 
(7)斯:此。昭昭:光明。  
(8)华岳:即华山。 
(9)振:通“整”,整治,引申为约束。 
(10)一卷(quan)石:一拳头大的石头。卷:通“拳”。 
(11)不测:不可测度,指浩瀚无涯。  
(12)《诗》云:以下两句诗均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语气词。放(wu)语气词。穆,深远。不已,无穷。不显,“不”通“丕”,即大;显,即明显。

译文—————————— 

  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 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

解读——————————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是军人的风范。 

   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懦学修身的要求。不仅不已,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而这正是天地的法则,说穿了,还是由真诚的追求而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终极目的。这使人想到诗人屈原在《桔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质上足一种巨人哲学,一种英雄主义追求。 

   这种哲学,这种追求在过去的时代里一直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止统。直到现代主义兴起,市场经济发达,一种”非英雄化”、“非英雄主义”的思潮出现,这种哲学,这种追求才受到挑战。 

   “参天地”的巨人是做不了了,不朽的英雄也难当了,但是否真诚的追求也不要了呢?   这倒是摆衣我们这个过渡的时代的一个严峻问题了。 

   有人说:“无奸不商。”这当然是与“诚”相悖逆的选择。 

   而你又作何回答,作何选择呢?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